最新AI業務展望
在2025財年第一季,輝達(NASDAQ:NVDA)的資料中心營收躍升至225.6億美元,這得益於輝達的AIGPU淘金熱潮中HopperGPU運算平臺出貨量增加。有趣的是,網路收入環比下降了-5%,這是加密貨幣 可以 買 嗎未來幾季值得關注的事情。
以下是輝達執行長JensenHuang在2025財年第一季報告中所說的話:
下一場工業革命已經開始——各大公司和國家正與輝達合作,將價值數萬億美元的傳統資料中心轉向加速計算,並建立一種新型資料中心——AI工廠,以生產一種新商品:人工智慧。 AI將為幾乎所有行業帶來顯著的生產力提升,幫助公司提高成本和能源效率,同時擴大收入機會。
我們的資料中心成長得益於對Hopper平臺上生成式AI訓練和推理的強勁且不斷增長的需求。除了雲端服務供應商之外,狗狗幣一顆多少?生成式AI已擴展到消費者網路公司以及企業、主權AI、汽車和醫療保健客戶,創造了多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垂直市場。
我們已準備好迎接下一波成長。 Blackwell平臺已全麵投入生產,為兆參數級生成式AI奠定了基礎。 Spectrum-X為我們開啟了一個全新的市場,讓我們能夠將大規模AI引入乙太網路專用資料中心。輝達NIM是我們推出的新軟體產品,它透過我們廣泛的生態係統合作夥伴網絡,提供企業級、優化的生成式AI,可在任何地方(從雲端到本地資料中心和RTXAIPC)的泰達幣臺灣合法嗎?CUDA上運行。
隨著雲端超大規模供應商建立自己的內部AI晶片並與其他參與者合作,我不確定對需求可持續性的擔憂是否會消失,但黃仁勳關於對GenAI的「強勁且加速」的需求和輝達第第二季280億美元的營收預期的言論告訴我,在可預見的未來,輝達的AI派對音樂不會停止。
財務的可持續性
在利潤率方麵,輝達的非GAAP毛利率擴大至78.9%,比2024財年第四季成長220個基點,比2025財年第一季成長1,210個基點。憑藉著在AI領域的巨大先發優勢,輝達的硬體+CUDA軟體生態係統擁有龐大的定價權。
有趣的是,第二季的毛利率指南要求連續縮減至75.5%,全年毛利率指南為70%中段,泰達幣這顯示今年下半年的毛利率將低於70%!藉助BlackwellGPU,輝達計劃開始創造SaaS收入,但如此大幅的利潤率下降可能表明定價權正在惡化。
截至2025財年第一季度,營收的爆炸性成長和利潤率的擴大推動了人工智慧的巨額收益,輝達第一季的季度營運現金流躍升至+153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29億美元)。
儘管輝達在第一季透過回購(77億美元)和股息(9,800萬美元)向股東返還了78億美元,但這家半導體巨頭的資產負債表依然堅如磐石,現金和短期投資頭寸從上一季的260億美元上升至314億美元。
雖然輝達的資產負債表很強勁,但我個人希望輝達能夠以當前估值籌集一些資金,以增強其現金狀況,並使其達到與其他1.8萬億美元公司相當的HTX PI水平。半導體產業本質上是週期性的,希望輝達擁有大量現金儲備,讓公司在產業低迷時期保持成長。考慮到半導體的歷史週期性,以2.4兆美元的市值籌集資金對輝達來說是一個更好的主意,而不是以約20倍的預期市銷率透過回購向股東返還資本。
輝達在發布第一季報告的同時,也宣佈了10比1的股票分割計劃,並將季度現金股息提高150%。雖然10美分的股利不會改變格局,但股票分割可能會加劇輝達股價的波動,因為散戶投資人可以更方便地購買股票。
由於幾乎所有主要客戶都在開發內部客製化的AI晶片,因此人們對輝達爆炸式增長和超高利潤率的可持續性產生懷疑是有道理的。儘管如此,輝達仍遠遠領先競爭對手,並且仍然是唯一明顯受益於生成式AI突破的公司。
遠期估值過高,安全性不足
鑑於雲端超大規模供應商和其他大型科技巨頭更新了2024年的資本支出指南,我將輝達估值模型中的營收基礎上調至1,200億美元(2025財年預期),並維持高於市場普遍預期的2024-2029年複合年增長率約25%的營收成長假設。
鑑於近期銷售成長的大幅成長,我們將根據遠期收入估計建立模型,然後折現模型的公允價值輸出以獲得當前公允價值估計。與加密貨幣不同,我相信人工智慧是真正的交易,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輝達20-30%的複合年增長率(超過2024年)是合理的(激進但肯定合理)。
雖然輝達令人難以置信的定價能力將在未來幾個季度受到考驗,但如果即將轉向高利潤率軟體業務的成功,輝達的穩定狀態自由現金流(「FCF」)利潤率可能高達40-50% 。所有其他假設都相對簡單。
對2025年的公允價值估值打15%折扣,輝達股票的公允價值估值約為每股628美元。截至撰寫本文時,輝達交易價格約為每股1000美元,輝達的股價被高估了。
假設基本退出倍數為25倍P/FCF,我預期到2029年輝達的股價將升至1,589美元/股。此目標價意味著從目前水準來看,6年預期複合年增長率約為8%。
儘管對未來成長和利潤率做出了慷慨的假設,但輝達的預期複合年增長率仍低於我15%的投資門檻率。因此,我仍然不會買入。
請注意,輝達顯然在GenAI時代大獲全勝;然而,這種初始階段的需求成長躍升可能隻是暫時的。而輝達的預期本益比僅為35-40倍,但利潤率可能正在達到高峯(至少在短期內)。由於其所有主要客戶都在內部開發AI晶片(對收入和利潤率有潛在風險),我認為這裡確實缺乏安全邊際。
自2024財年第二季業績突破以來,輝達股價一直呈拋物線式上漲,我錯過了這波天文數字般的漲勢;然而,在每股1000美元的價格下,我認為這裡幾乎沒有安全邊際,因為儘管我們在模型中對長期利潤率和銷售成長做出了慷慨的假設,但輝達股價似乎被高估了。
輝達Corporation是一家出色的公司,擁有市場領先的產品。但是,我們被要求為輝達支付的價格太高了。在零利率的世界裡,投資者可以承受估值不可知論;然而,我們不再在這樣的環境中運營,聯準會仍在從金融市場抽走流動性,在多家銀行倒閉後,銀行信貸緊縮週期正在生效。
雖然GenAI的需求似乎仍然無法滿足,但營收超出預期的幅度越來越小,第二季的營收指引符合買方預期。此外,輝達管理階層預計2025財年下半年利潤率將下降,足以讓投資人暫停投資。
作者|AhanVashi
編譯|華爾街大事件